跳到主要內容區

大學教師的首要工作與責任即為教學,教師們應以「傳道、授業、解惑」為職責,在教學相長的氛圍下,理應不斷的在其專業領域中自我充實,並以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啟發學習興趣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

一、指標之現況描述與特色

本系教師皆能秉持熱誠的教學態度,執行教學工作,教學的重點在於紮實的基礎訓練、觀念的融會貫通、電腦與軟體的輔助學習及演習課的實際演練。在課堂中教師會明示課程綱要、進度及成績評定原則。課前教師們會充份備課,使授課內容與課程綱要、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相符;課中能時時關心學生學習成效,並鼓勵學生雙向溝通;課後另有老師及助教提供的office hours以滿足學生個別課業輔導的需求。部份課程尚有助教提供的演習課,以提供學生上台練習並由助教糾正之機會。為提供學士班學生更多元及更方便的課輔機會,本系教師主動提供經費辦理數學小天地,邀請成績優異之大三或大四學生組成課輔團隊。在這個教學系統中,教師們擔任引導與教練的角色,促成學生彼此間相互的學習;學長姐們則擔任經驗的分享者,分享修課、考試、就業等經驗。這種由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促成同儕彼此間的學習互助,也是我們在教學上的重要目標與特色之一。

此外,學校每年均編列合理且充裕的設備經費以購買或更新數學與統計等教學軟體、電腦教室的電腦、教室投影機、資訊講桌等軟硬體設備。為滿足學生在家學習教學軟體之需求,近年來本院增購 Matlab校園網路授權版軟體,另外本系教師與博士生也初步嘗試自行建立雲端計算環境,以便學生可以隨時登入到本系電腦後合法地練習使用SAS等軟體,增進學習效果。因此學生能在良好的教學支持系統的學習環境下,紮實地學習應數相關課程。

為能有效掌握聯合教學課程(如外系聯合微積分與本系學士班聯合微積分、聯合高等微積分與聯合線性代數)之教學品質、內容、及進度,我們詳細列出教學內容與進度時程,對所有學生儘量採相同考核標準,學生的學期成績也以全部學生的相對標準評定。成功地減少該課程歧異性,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教師組成與聘用機制及其與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學生學習需求之關係

2.1.1 師資聘用合理,符合課程及教學需求

本系專任教師之聘任及人數與學術專長,均符合系所課程及學程的規劃,並能滿足學生學習與班制發展上的需求。教師們均具備與本系專業領域相關之國內外知名學府的博士學位,專長亦符合本系各班制的課程、學程的規劃與需求,惟有如此,才不致使課程及教學之間失衡,亦不會妨礙系所未來的發展。

圖表2-1:應數系專任教師學歷表

學歷

博士

博士學位教師比率

人數

22

100%

圖表2-2:應數系100 - 102學年教師職級人數表

學年度

教授

副教授

助理教授

兼任教師

100

8

11

3

0

101

9

11

3

1

102

10

9

3

1

2.1.2專任師資具穩定性

本系近六年因與花蓮教育大學數學系整併,故大學部新增一班統計科學組,但99學年度第2學期1名統計教師職離,而本校近年因少子化的關係,全校敎師員額凍結,為不影響統計科學組的開課及學生學習,本系特別商請學校同意增聘統計科學組教師一名,以支援統計相關課程的授課(含支援外系統計課程)。而數學科學組101學年度也有一位教師離職,但因為教師員額凍結,遇缺不補,故未另增聘師資。由此可見,本系專任師資的流動率極低,師資穩定性相對極高,在學生學習或班制的發展上亦極為穩定。

2.1.3 教師教學科目與其學術專長相符

本系一向秉持適才適用之原則,依據各專任教師的學術專長,規劃教師教授與其領域相關之課程,使其能發揮所長。目前依系上教師專長區分為數學、機率統計及資訊三方面,而各課程與學程設計也依此三個方向為規劃原則,使得系上教師得以教授與其專長相符的科目。請參閱佐證資料(2-1):應數系教師專長與授課課程對照表

另外,應聘教師時會考量應徵者是否有能力依據本系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本系目前有專任教師21人,專案教師1人。兼任教師近年來是以支援外系授課為主,共2人(101-1及102學年各1人),在師資結構及素質上可滿足各班別的開課數及學生修課之需求。

圖表2-3:應數系專任教師專長人數表

專長

數學相關

機率與統計相關

資訊相關

人數

13

8

5

註:1.資料來源:應用數學系師資列表。2.資料以102學年師資為例。

圖表2-4:應數系教師開設課程數一覽表

學年度

100

101

102

大學部

課程數

72

71

66

學分數

216

215

200

研究所

課程數

22

28

22

學分數

58

76

58

註:1.資料來源:教務處課程資訊系統。2.本系開設課程計算包含支援外系之課程(含通識課程)。3.合班上課者只計算一次。專題類課程不計入。4.資料若有異,依資料來源處為準。

2.1.4師資遴聘、考核及續聘有清楚合理的規範

本系教師遴聘是依據本校「教師聘任及升等評審辦法」辦理,須經系、院及校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的分層審查與討論通過後始得聘任。應聘時依本校聘任程序須先填具徵聘專任教師申請表,經學校核准後,於本校網頁、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網站及科技部網站等傳播媒體或學術刊物公告徵聘資訊。而應徵者除需具備與本系相關專業領域之博士學位外,其專長尚需符合本系各班制的課程、學程的規劃與需求,如此才能為各班制聘用優秀且專長符合之教師。

本校教師的遴聘、續聘、不續聘、解聘及考核等與聘任相關之辦法均清楚又合理的訂定,在教師的聘書上及人事室的網頁中亦有載明辦法內容及作業流程。

相關辦法有:「國立東華大學教師聘任及升等評審辦法」、「國立東華大學教師評鑑辦法」、「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教師評鑑細則」及教師聘書上記載的聘約。教師能依據上述各辦法、細則及聘約,清楚了解其自身之權利與義務,倘有不明瞭之處,教師隨時可向本校人事室或系、院辦公室詢問。

2.2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及其與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學生學習需求之關係

2.2.1教師課前提供教學大綱

本校各系在開設新的課程之初,依規定要訂定合理且明確的課綱(Course Outline),其內容須詳載:先修課程規定、課程目標、教育目標、專業能力、課程大網、資源需求評估、課程要求和教學方式之建議等資訊,並經系、院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教務處備核。在排定次學期課程規劃後,教師須於開學前上網填寫完整的教學計畫表,其內容需包括:課程中英文名稱、先修課程限制、課程描述、課程目標、授課進度、教學策略、學期成績計算及多元評量方式、教科書與參考書目、課程教材網址等詳細課程相關資訊。修課學生能依據教學大網及教學計畫表明暸課程概要,以做為選課依據及未來修課時的學習導引。請參考佐證資料(2-2):東華大學課程綱要表作業流程;本系所各課程網要及教學計畫表請參閱本校教務處全校開課查詢系統

2.2.2班制能達成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及滿足學習需求

本校為檢核教師們在教學與學生學習評量成效及與各教學單位所訂定之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與學生學習需求之關連性,特別由本校教學卓越中心規劃並輔導各教學單位,設計一套學習成效評量檢核機制,用此方法來檢視教師們的授課內容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連,再藉由此機制,來評估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據此推動教學改善計畫。為引導教師於教學時能涵蓋教學課程所點選之高中度相關專業能力的培育,自102-1開始,期末教學評量問卷將依照各課程相關之學生能力,由系統自動匯入學習成效評量題目,為此各課程應慎重選擇對應之相關專業能力。請參考佐證資料(2-3):應數系系所學習成效評量機制,及佐證資料(2-4):應數系專業能力總結性評量及實施辦法

本系為各班制訂定相同之三項教育目標:(1)訓練嚴謹思考與推理能力,(2)奠定理論與應用數學的基礎知識,(3)具備跨領域學習能力。考量各班制之不同特性,及學生背景之不同,因此各班制學生應要達成之專業能力會有所不同。為訓練學生達成這些專業能力,本系教師會因應班制之不同而適度調整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及學習評量等。譬如,學士班有些課程著重於培養學生基本數學知識及邏輯推理能力,此時會要求學生開始寫簡單的數學證明,而碩博士班對應之高階課程則著重於培養學生專業數學知識及邏輯推理能力,此時會要求學生清晰地表達較嚴謹或抽象的數學證明。再譬如,學士班有些課程著重於培養學生基本的軟體應用與科學或統計計算能力,此時會要求學生運用軟體內建的功能來做資料分析或科學計算,而碩博士班對應之高階課程則著重於培養學生程式設計能力,此時會要求學生利用適當的演算法來解決科學或統計計算上的問題,並能作撰寫書面報告及口頭報告分析結果。

本系各班制在師資、課程、教材、教學、評量等面向,充分融入領域整合或實務面向。例如:統計模型分析課程,即以統計軟體來配適模型及分析實際資料,讓學生模擬演練寫程式,以此培養學生軟體應用之能力,亦可滿足學生學習之需求。

2.2.3 教師能依教學成效持續修正教學與評量

系上的師生對於課程意見的回饋,是本系檢討及修正課程規劃的依據之一。考量各別班制及學生背景之不同,本校教學卓越中心特別在教學與學習評量間設計一套教學期中評量,其主要用意是: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動機;即時掌握學生意見,調整教學方向;及早發現學生學習困難之處,加以因應。期中評量方式有三種:

1.               鼓勵學生上網填寫「學生期中教學意見回饋」,授課教師可在線上瀏覽學生意見。

2.               申請派員到班施測,直接取得整班教學意見,問卷結果建檔後提供給授課教師參考。

3.               學生小組回饋(SGID),小組討論聚焦後的教學回饋意見。來自四面八方的意見,何者才是影響教學的關鍵因素呢?透過兩階段聚焦:第一階段:由教學諮詢顧問帶領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彙集小組意見,時間為30-40分。第二階段:待諮詢人員整理所蒐集之學生相關資料後,再將學生小組回饋診斷意見回覆給教師,並提出教學相關策略以作為教學參考。本服務適用全校的教師,但不適用於班級學生人數少於15人。

除了本校共同的期中建言(nuts and bolts)以及期末教學評量外,本系也重視學期中學生的一些學習反映,必要時也將課程授課進度與內容作適當的重組與安排。以支援的微積分課程為例,由於各系的要求均不盡相同,本系經過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與被支援系所溝通,訂立共同的syllabus,這是本系課程規劃作為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另外,在過去部分學生會抱怨內容過多,進度太快。但隨著本系學生報考研究所經驗逐漸累積,學生之間都已知道考試內容的份量。舉例來說,研究所考試中統計學中常有相當深度的數理統計以及迴歸方面的內容,本系的授課教師也將這個部分在授課與升學說明時強調。

系所會收集師生意見,做為修正課程規劃與實施的依據,本校從87學年施行網路「課程評估表填寫系統」,讓學生可於網路上填寫教學意見調查表。此系統旨在瞭解同學對於各科教學效果之反應,作答之結果將會量化並統計之,以提供任課教師作為改進教學之參考,並做為學校對於任課教師教學狀況之瞭解。所有資料的處理與統計結果的呈現均採匿名方式處理並加密儲存,系統在選課結束後會將表中所有學生相關資料全部刪除。由此可知學校對此一教學意見調查表是非常重視的。

學生需於下學期網路選課前完成本學期教學評量的填寫,才可在開放選課期間上網選課,除了學生可以登入此系統發表意見外,各個學術單位主管也能夠登入評量系統親自瞭解教學評量的相關狀況,各科老師也可以得到意見調查表之結果,對於其課程教學內容或方式進行修正與改善。

學習成效機制與教學持續改進流程圖

內部檢核循環:

由校、院系(所)三級教育目標之制定開始,訂定各級學生能力並發展可行且易評量之學習成效指標,進而依照各級學生專業能力規劃相關課程與教學方法,再以此設計適宜的學習成效評量,例如:總結性評量或問卷調查,最後分析評量結果檢視學生學習成效。原則上以每學年為週期進行檢核。

外部檢核循環:

依據學生學習成效評量結果,校方配合畢業生及校外各界建議與產業趨勢,檢視學校自我定位,並評估各級教育目標與學生能力之適切性。原則上以每學年為週期進行檢核。

2.3 教師教學專業發展及其支持系統建置與落實情形

2.3.1教師教學專業表現良好、能確保教學品質

本系教師皆學有專精,所授課程皆能符合其專長。考量少子化後,各班制學生更容易入學,數理程度普遍下降,缺乏閱讀原文書及主動學習之態度與能力。為達成本系教育目標及培養各班制學生之專業能力,本系教師針對學生的狀況逐步改善教學的方法如下 :

  1. 調整教學步調,譬如:放慢大一線性代數教學並增設高等線性代數選修課以補足矩陣對角化、二次型、內積空間與垂直投影等概念之教學。但因高等線性代數並非必修,此舉將造成後續相關課程銜接之困難。
  2. 為培養學士班統計科學組學生之軟體應用與統計計算之專業能力,趙維雄老師調整部分課程內容,譬如: 大二統計學課程中增加教授利用統計軟體繪圖與分析資料的方法,大三數值方法課程改成兩班,其中一班以統計軟體R來教授數值方法並介紹模擬方法於統計之應用,大四迴歸分析課程中增加教授利用統計軟體R 和SAS配適迴歸模型於實際資料的分析實做訓練。
  3. 為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與學習興趣,張子貴與周君彥老師分別在其微積分、數學導論與高等微積分課程中嘗試翻轉教學,他們將教材授課過程的影片放在本校網路教學平台,讓學生可以預先在網路上隨時或重複觀看,在課堂中則著重於數學觀念之探討與習題之演練,透過這種方式希望能加深學生學習新知之效果。
  4. 為達成活用理論與應用數學的基礎知識,並使學生具備跨領域之整合學習能力之教育目標,本系教師在學士班迴歸分析課程介紹

l  共變異矩陣之半正定性質及其相關之rank factorization,並探討它在幾何、機率、與統計上所蘊含之意義

l  多變數實值函數之矩陣化微分表達法、向量化微分公式,利用second partials test求取極值的方法,並應用於最小平方法以估計迴歸係數

l  利用線性代數之垂直投影觀念來介紹變異數來源之概念

l  利用對稱矩陣之頻譜分解觀念及多變量常態分配來推導出隨機向量之quadratic form之分配

l  應用Lagrange’s multiplier method於 partial-F test for ANOVA 之介紹

2.3.2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輔導支持系統及獎勵措施

本校教學卓越中心基於大學教師領域之專業性,普遍適用之正式教學資源及諮詢管道未必能滿足其教學需求,透過推行由教師自發組成的主題式教師教學成長社群,鼓勵教師依領域特性結聚志同道合之同儕交流教學資訊、自主學習與成長。半正式的社群模式由於具備時間與形式之彈性,教師們更能充分討論、交流議題,進而激盪、開展更多可能。東華大學教師教學成長社群乃由本校專任教師至少三人組成,教師成員不限學院、科系,並推舉一位教師擔任社群召集人,每位教師僅得擔任一社群之召集人。每期社群計畫之申請起訖時間、執行期程,將視各年度情況而定,請密切注意教學卓越中心教師組發佈之最新教師社群相關訊息。教學卓越中心將於申請截止後召開審核會義,依申請社群活動性質與規劃核定補助組數與經費。各核定社群平均每月需進行至少一次活動或集會〈寒暑假除外〉,每次會後應填寫活動紀錄表,並依活動紀錄為憑據方可核銷相關經費。而受補助之教師成長社群成員有參加相關成果分享會之義務。本系教師參與教學成長社群有周君彥及張子貴兩位教師參與「磨課師課程教師教學成長社群」。請參閱佐證資料(2-5)東華大學教師教學成長社群實施辦法

本校另有教師傳習制度,由資深傑出教師擔任「傳承者」(Mentor),新進教師扮演「學習者」(Mentee),雙方共同擬訂教學或研究目標。這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資深教師的指導,爲年輕學者提供同儕、指導教授以外的活水源頭,幫助年輕學者在教學、行政與研究之間,尋找一個適當的平衡點。資深傑出教師從事研究多年,不但具有豐富的學養,更有許多指導研究之經驗,透過傳習制度進行雙方的論述分析、學思經驗討論,挖掘年輕學者的潛能,除了有助於年輕學者其著作發表、升等外,雙方對於學術的貢獻同樣值得期待。

關於教學績優,依據本校優良教師遴選與獎勵辦法,每年選出教學優良教師給予獎勵。本校另設有學術研究獎助辦法、教師休假研究實施要點等辦法,提供教師公平、公正、公開的專業發展及教學精進成長之管道與機會。此為教學卓越中心也提供部分教學軟體、經費補助、專業文書相關課程,輔助老師精進其教學能力。請參閱佐證資料(2-6):東華大學優良教師遴選與獎勵辦法及相關資料

對於教師專業成長支持系統及獎勵措施,在系所方面有下列幾項:

1.               鼓勵教師參加研討會研習,系上補助參與老師交通及住宿等相關費用。

2.               積極申請卓越中心社群方案計畫,利用非正式交流平台,相互交流教學意見。鼓勵教師參與理工學院教師社群經營座談,分享與交流在教學、研究以及服務方面的心得,建立非正式的交流網絡。請參閱佐證資料(2-7):應數系教師參與社群情形

3.               每學年舉辦約10-15場專題演講,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蒞臨指導,以提升應數相關之跨領域專業知識,增進應數相關理論與實務探討之交流機會。

4.               舉辦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如:103年5月31日至6月1舉辦第2屆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年會、103年6月27-28日舉辦第23屆南區統計研討會暨2014中華機率與統計協會研討會。103年3月協辦一場台日合作的103年3月Hualien Workshop on Finite groups, VOA, algebraic combinatorics and related topics,提供教師專業知識交流與教學精進成長的機會。請參證資料(2-8):應數系辦理研討會活動記錄

5.               102年3月舉辦大學數學教育研究與實踐工作坊,分享數學教學心得。請參閱佐證資料(2-9)2013年大學數學教育之實踐與研究工作坊活動記錄

本校每學期會將任一科目教學評量分數不到3.5之教師名單,提供給系主任及院長參考,以輔導與協助教師改善其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品質。教師們也可以直接向教學卓越中心尋求輔導與協助。

2.3.3教學負擔合理、空間、設備及人力等支持系統

依據教育部規定,加權學生數除以專兼任師資總和,其生師比值應低於40。日間、進修學制碩士班及博士班之未加權學生數除以其專任助理教授級以上師資總和,其生師比值應低於20。由圖表2-5看出本系近三年學生與專任教師比例皆遠低於標準值,故能提供良好的教學及學習品質。

圖表2-5:應數系100 - 102師生人數一覽表

學年度

100

101

102

專任教師

22

23.25

22.25

大學部

人數

346

326

312

生師比

15.7

14

14

碩士班

人數

47

40

39

生師比

4.3

3.4

3.5

博士班

人數

5

6

6

生師比

0.7

0.8

0.8

全系生師比

20.7

18.2

18.3

註:1.資料來源:教務處下載專區。更新日期:1031013。2.師生比,以加權後計算。學士班人數*1、碩士班人數*2、博士班人數*3,專任師資數*1、兼任師資數*0.25。3.師生人數以第1學期人數計算。

教師教學負擔合理

本系教師,除負責本系所相關課程外,亦支援全校15個系的微積分,財務金融系與生命科學系的統計課程,通識中心的機率與統計、普通數學與數學漫談課程,教育學程的普通數學、教材教法、與教育實習等課程。自98年起與花蓮教育大學數學系整併後,雖然學士班也由不分組改為數學科學組與統計科學組,但因教師人數由16人升至目前22人,所以整體而言,教師人力尚足,教學負擔明顯改善許多。再加上本校有訂定教師授課鐘點措施,給予新進之助理教授、有研究計畫的教師及擔任校內一二級主管之教師均可抵減時數。如此使得新進助理教授有更充裕的時間對其教學及研究做準備,對有研究計畫的教師,使其能在教學與研究之間取得平衡點,而對擔任主管之教師,則是鼓勵其熱心為眾人服務的精神。

圖表2-6:應數系教師實際授課鐘點一覽表

學期

100-1

100-2

101-1

101-2

102-1

102-2

授課鐘點總數(小時)

224.5

194.7

216

206.5

168.2

141.9

教師人數

21

20

23

22

21

20

平均每人授課鐘點數

10.7

9.7

9.4

9.4

8

7.1

1.資料來源:教務處。2.更新日期:10310。3.100-102學年本系皆有1-2位教師休假,故教師人數以實際教師人數計算。4.實際授課鐘點數不含本校規定之抵減時數

教學與研究空間充足

本校校園優美幅員遼濶,不僅在國內外極具知名度,同時也讓國內其他各大學的教師們稱羨。在教學及研究空間充足下,本系每位專任教師均各擁有一間的研究室與實驗室。系上空間配置皆位於理工一館大樓,包括系所辦公室、教室、教師研究室及實驗室。因此,教師們不論在處理行政業務上,或與學生進行各類輔導討論上,均十分方便。

除上述教師獨立空間外,本系另有共同的討論室、會議室、電腦教室、教學準備室、工作站實驗室、數學/統計計算伺服器機房等,提供老師充裕的教學與研究所需空間。教師專屬個人教學與研究空間請參閱佐證資料(2-10):應數系空間一覽表

教學軟硬體及圖儀設備

近三年來,因教育部分配給本校的設備經費逐年減少,故本系100會計年度至103會計年度減少約36%的設備費預算,導致本系在教學軟硬體及圖儀設備之經費略顯不足,然在有限資源下,仍持續購置及維護教學之相關設備;因此,能分配給每位教師的經費就相形見絀了。本院設有統籌經費委員會,各系可自行向院提出申請,但因經費有限,故只能補助教學所需。

另外,本系同仁亦每年積極申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東部地區圖書服務計畫、教育部教學改進計畫,以及本校教學卓越中心計畫,對於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習環境之改善皆有相當的助益。

圖表2-7:應數系100-103會計年度經費一覽表(單位:元)

會計年度

經費項目

100年

101年

102年

103年

業務費

1,121,000

1,133,000

1,190,000

1,156,000

設備費

1,504,000

1,357,000

960,000

890,000

圖書設備

300,000

300,000

300,000

300,000

導生活動費

258,995

252,679

234,344

236,706

東圖計畫業務費

30,000

30,000

30,000

28,500

東圖計畫圖書設備費

580,000

580,000

580,000

581,334

院統籌業務費及其他業務

487,800

(補助美崙校區教師搬遷費用/電腦教室擴建改善工程/王立中、王家禮、魏澤人學術研究費用)

7,000

(補助理工講座經費)

60,910

(補助應數營/新生入學活動用餐/理工講座)

243,100

(補助研討會/新生入學用餐費/應數營)

院統籌設備費

199,796

(補助理A318/B101資訊講桌含電腦費用)

1,048,800

(補助美崙校區教室搬遷設備/吳韋瑩新進教師設備/理A211資訊講桌含電腦)

130,000

(補助購買IMSL FORTRAN數學統計程式庫及Intel Visual Fortran Composer XE for Windows)

80,000

(補助購買電腦教室冷氣)

院圖書設備費

2,216,238

2,408,881

2,328,273

980,593

合計

6,697,829

7,117,360

5,813,527

4,496,233

註:1.資料來源:主計室帳務資訊系統/科技部網頁/理工學院。2.更新日期:10310。3.資料有異時,以來源處為準。

近三年新購置教學軟體如下:

校級校園網路授權版:Microsoft Office, Visual C Studio.

院級網路授權版:SAS(每年續約)、Matlab 2012-2014.

系級授權軟體:Intel Visual Fortran Compiler, IMSL Fortran Library for Windows、IBM SPSS等軟體。

本系過去因教學需求所購置之軟體如下:

MAPLE, IMSL C Library for Windows , VISUAL C++中文專業教育版、BORLAND C++BUIDER (10 LICENSE)、TURBO C++ SUIT 等軟體為。

近三年新購置教學設備如下:

資訊講桌三台:放置在較大的教室如理A211, A318,與B101。

單槍投影機:放置在理B301教室。

理A210大教室:改為兩個單槍投影機、兩個投影布幕、及兩個黑板。

請參閱佐證資料(2-11):應數系教學教室設備及支援教學設備與環境一覽表

教學人力支援

在教學支援上,協助教學之助教人力仍感不足,特別是本校TA時數的計算過於嚴苛,學士班課程TA待遇微薄,對於碩博士班重要基礎訓練課程,學校並無提供TA 經費,使得教師無法在合理的薪資條件來要求TA的工作。未來應將助教時數分配予以制度化,針對本系教授基礎課程之recitation, grading, office hour: Q&A等需求作應有之調整。

二、問題與困難和改善策略

()問題與困難

1.            少子化後學生入學變得更容易,因數理基本能力降低,在需要邏輯論證或抽象思維等數學架構(如線性代數與高等微積分)的課程上學生的學習狀況普遍不佳,以致基礎數學等知識不足。這樣的結果,導致基礎課程與有些高階重要課程無法順利銜接,及影響學生選修需要跨領域(如數學、機率與統計)知識基礎的後續重要課程(如迴歸分析與線性代數後續課程)的意願,造成教師開課的困難。另外,本系學士班統計科學組近年來已有若干學生高中時是社會組學生,但該組提供的數學課程多,但統計相關之應用課程相對而言較少,許多學生畢業時因沒有統計軟體運用與計算能力而缺乏競爭力。

2.            本系教學軟體一直以來因數量或授權方式之限制,只能安裝在系上的電腦教室,學生課後無法在家練習,影響學習效果。

3.            近年本校因限制碩博士班的修課人數需達3人以上始得開課,此政策不利於博士班的開課。

()改善策略

1.     仔細檢討並調整學程規劃與某些課程之設計,以便不同課程間能順利銜接,並使學生能有系統的學到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培養其應有的專業能力。

2.     在Matlab部分,本院自101年底購置該軟體校園網路授權版並每年更新之,學生已可在家隨時練習程式設計。在SAS部分,101年12月本系新購三台個人電腦主機 (ASUS BM1AF- i74770003B,  Intel Core i7-4770 3.4G CPU, 24G 記憶體,兩個500GB硬碟,雙網路卡),趙維雄老師與林逸然博士生利用Windows 2012 Server 作業系統及 hyper-v 系統建立雲端計算環境,目前共架設虛擬主機 20 台,每台虛擬主機安裝 Win 8 作業系統 及 R 3.11 and SAS 9.3 等數學與統計計算軟體。修課同學申請帳號後可以透過 Windows 內建的【遠端桌面連線】登入到所屬的虛擬主機,在虛擬主機使用以上兩軟體,練習資料分析。受惠課程:學士班統計學迴歸分析,碩士班統計計算。

3.     持續與校方反映及溝通。

三、總結

 

近年因少子化及大環境的關係,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碩博班的招生人數不足,其次則是學生程度的低落,使得教學工作面臨空前的挑戰,課規要如何安排與設計才能讓學生能有效達到本系訂定的教育目標與專業能力,是我們全系教師未來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惟有好的課程規劃,讓各科目之間能環環相扣,每一進階的課程都能與基礎課程銜接,就能使教學工作順利推展,學生亦能從中有效學習應數之專業技能,未來才有競爭力。